2月18日,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蓋特扎村農民吐爾蓀·尤努斯家傳出陣陣都塔爾樂曲,吐爾蓀·尤努斯和弟弟吾拉依木·尤努斯正調試一把新琴。 “因為防控疫情我們只能在家里活動,我和弟弟抓緊時間制作都塔爾,等疫情結束后再銷售。”吐爾蓀·尤努斯說,近一個月時間,他們兄弟倆精心制作了4把都塔爾。 吐爾蓀·尤努斯家院墻上的脫貧光榮牌格外醒目,誰也想不到,曾經被兄弟倆擱置的手藝,成了他們脫貧致富的手段。 吐爾蓀·尤努斯父輩是阿克托海鄉遠近聞名的樂器制作者,兄弟倆從小學開始學習制琴手藝,前些年買都塔爾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只能偶爾幫人修補樂器,根本掙不上錢。“妻子去世后,我和弟弟一起生活,家里5畝果園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 吐爾蓀·尤努斯說。 2016年,在烏魯木齊做外貿生意的牙熱麥麥提·牙生回到鄉里創辦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并開設免費培訓課,向村民普及電商知識,同時征集特色產品。
“電商是什么?”50歲的吐爾蓀·尤努斯和40歲的吾拉依木·尤努斯根本摸不著頭腦,隨著宣傳力度越來越大,村民對電商不再陌生,但究竟能不能干還是拿不定主意。 “誰有特長,比如做花帽、做木器、做樂器,這些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在網上很受歡迎,我可以幫大家銷售!毖罒猁滬溙帷ぱ郎v時一遍遍詢問,最終得知吐爾蓀·尤努斯兄弟倆會做樂器。 “剛開始,我根本不相信憑電腦和手機就能把都塔爾賣出去。”吐爾蓀·尤努斯說,種地收入太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做了幾把都塔爾讓牙熱麥麥提·牙生售賣。 2017年3月,牙熱麥麥提·牙生告訴他,通過電商平臺都塔爾以400元的價格賣到浙江省,這讓兄弟倆開始認可電商。 隨著售賣數量和范圍的擴大,吐爾蓀·尤努斯參加了樂器制作培訓班,提高制作技藝,還把制作間搬進了阿克托海鄉免費提供的門面房里,吸引游客參觀樂器制作過程。2019年兄弟倆靠制作樂器年收入達6萬多元,捧回了脫貧光榮證。現在,樂器制作、銷售已經成為兄弟倆最主要收入來源。 烏什縣借助覆蓋全縣鄉村的電商服務點,加快農副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創建烏什縣特產館,打造“絲路泉城”1個公共品牌,“核您一起”“普夾克”“愛烏棘烏”3個子品牌,入駐第三方平臺商家80余家,帶動54戶貧困戶創業就業,銷售2600余戶貧困戶的農副產品。2019年該縣完成電子商務49.52萬單,完成交易額3030.57萬元,同比增長42.73%。 來源:阿克蘇日報 記者 張路 通訊員 熱孜萬古麗·買買提 編 輯:劉 莉 審 稿:張鐵玲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