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到視頻號內測通知了嗎? ![]() 3 月 9 日,多位用戶向曉程序速報反饋,當天收到微信團隊發送的“已獲得視頻號內測資格”的消息,經確認,這些用戶此前均無申請記錄! ![]() 值得一提的是,自媒體“微果醬”不久前曾報道,視頻號新增“邀請卡”玩法,被隨機到的視頻號主將收到視頻號贈送的 3 張邀請卡,可以邀請 3 位認識超過 3 個月的朋友開通視頻號! ![]() 從 1 月底正式上線, 2 月份開放自助申請入口, 3 月份擴大內測邀請,視頻號無疑正在狂飆突進。 那么,如此“激進”的視頻號,究竟有著怎樣的宏愿?而要實現這樣的宏愿,它目前還欠缺哪些能力?帶著這些問題,曉程序速報(ID:xcxsubao)對視頻號做出以下分析與判斷。 視頻號,只是視頻號 視頻號上線之初,不少自媒體分析稱它是對標抖音快手,爭奪短視頻內容消費的用戶時長。 確實有理,但可能并非根本原因。 2020 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反思公眾號對內容創作的限制,認為微信生態在短內容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 那么,什么是微信的短內容? 在視頻號還未問世之前,很多人猜測是首次亮相公開課的微信圈子,當然這也不能說不對,因為微信官方也不曾將短內容等同于視頻號,更準確來說,微信的短內容包含了視頻號、微信圈子,以及我們已經十分熟悉的朋友圈、視頻動態、公眾號短視頻,甚至在微信搜索關鍵詞,也有有“小視頻”的結果分類,其視頻基本來源于快手。 ![]() 既然已有這么多短內容生產工具,微信為什么還要搗騰“視頻號”?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款微信短內容工具(僅談其短視頻發布功能): 朋友圈,視頻發布時長上限10s,即使用上微視App,最長也不過30s,內容僅好友可見; 視頻動態,視頻發布時長最長15s, 24 小時后自動刪除,內容僅好友可見; 公眾號短視頻,視頻發布小于30min,非中心化分發,內容僅用戶打開可見; 微信圈子,視頻發布小于5min,存在中心化分發,但目前效果不明顯; 強社交的短內容工具有了,即朋友圈和視頻動態,并且后者是前者在生活記錄方式的補充,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存在的“朋友圈壓力”,目前來說都無需替代產品; 社區型的短內容工具也有了,即微信圈子,但其內容更多還是圖文為主,相較朋友圈,只是以興趣分類進行了人群的聚合,目前同樣無需替代產品; 而公眾號短視頻,由于其本身堅持的去中心化推薦機制,使得一些小而美的短視頻在公眾號是比較難被看見的。 綜上,微信生態內缺少一款能夠對優質短內容,尤其優質短視頻(視頻時長在視頻動態和微信圈子之間)進行中心化分發的工具,視頻號應運而生。 它不是微信版“快抖”,不對標快抖之流,它就是視頻號,是微信對短內容生態的補足,是為了更好地黏住用戶。 人人皆可創作? 了解了視頻號為何物,我們似乎也能理解它近來不斷擴大內測范圍的舉動,就如張小龍在 2020 微信公開課所言,“我們很重視人人都可創造的內容”,相較公眾號,微信生態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 人人皆可創作?視頻號真能擔此大任? 很難,至少目前很難。 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斷,是因為短視頻創作本身就是一個高門檻的活。這也從側面解答了為什么一個叫“視頻號”的產品居然可以發圖片(最多 9 張)的問題,因為張小龍想要降低用戶的創作門檻。 只不過,這降低了的門檻依然有點高,因為大多微信用戶都不具備持續創作能力。 很多內測用戶不想錯過視頻號的第一波紅利,但受限于上述門檻,于是一部分賬號采取內容搬運的方式,這是很多內容型產品早期都會出現的問題,也是視頻號目前正在面臨的挑戰。 而且挑戰不止一個。盡管憑借著騰訊平臺的強大背書,視頻號目前已吸引了包括李子柒、薇婭、房琪等其他視頻平臺的知名博主入駐,但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些作品大多是這些博主在其他平臺的舊作品。 對于這些知名博主而言,如今尚未跑起來的視頻號,更多充當一個新的內容分發渠道,不會all in,也不太敢all in,這會引發一個嚴重的問題,即視頻號無法形成自己的內容特色,最終很容易泯然眾視頻產品矣。 不得不說,視頻號走向“人人皆可創作”的路上,確實困難重重。 完善基礎設施是必然 此外,由于視頻號誕生時間極短,因此目前在基礎設施上相當粗糙。 在體驗過程中,曉程序速報(ID:xcxsubao)發現,目前視頻號的拍攝創作提供的是原生相機,連濾鏡、貼紙、特效等基礎功能都沒有,當然也不存在直播、電商、廣告等變現方式。 但這種粗糙,我們反而覺得是機會,這意味著視頻號在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發展的空間,這也是它最大的不確定性。 要知道,快抖兩款短視頻產品已經勢大,抖音日活已經破 4 億,快手日活也高達 3 億,要是視頻號目前就長得跟快抖一樣,那它的結局很可能就像微視、yoo、下飯、閃咖等短視頻App。能顛覆現有短視頻產品的,絕不會是“類快抖”的產品。 那么,未來視頻號會有往什么方向發展,我認為有以下兩點: 首先,微信最得意的,是對社交關系的深刻理解,怎么將這種優勢應用到視頻號的基礎建設上,比如推薦機制(目前已看到了一點雛形),是視頻號接下來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另外,微信最強大的,是其由個人號、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組成的生態圈,視頻號又該如何借勢這個生態圈(目前已與公眾號有了緊密的連接,典型案例如秋葉大叔PPT),快速聚攏資源,從目前競爭激烈的短視頻戰場殺將出來,未來也應該提上日程...... 視頻號時代來了?不一定,但它至少是短視頻時代的強力攪局者。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