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全局浮窗”功能,無疑是今年對用戶最友好的功能之一。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用戶之前無法進行多任務操作的痛點,即使是之前那些反對的聲音,如今也都成了“大型真香現場”。 微信浮窗的“真香效應”,自然引起了其他大廠的重點關注。就在微信“全局浮窗”上線不久后,百度在安卓11. 12 版本也正式上線了“浮窗”功能,加上之前釘釘小程序的“最小化浮窗”,BAT 終于在浮窗能力上再聚首。 “浮窗”哪家強? 雖說都是大廠,也都在做相似的產品,不過在能力和交互體驗上,BAT三家的浮窗產品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那么究竟有哪些差別呢? 1)浮窗支持數量 微信浮窗功能升級為“全局浮窗”后,最多可同時設置 5 個浮窗,而百度和釘釘目前只支持一個。數量上,微信完勝百度和釘釘。 2)浮窗支持類目 微信浮窗最早出現在 6.6.7 for iOS 版本,當時支持將瀏覽的文章縮小為浮窗。而7.0.5 for iOS 版本中,浮窗支持類目全新升級,除公眾號文章外,還可以把筆記收藏、文件預覽、小程序、網頁等頁面設為浮窗。此外,在微信內播放音樂時也會自動懸浮音樂浮窗,方便用戶隨時切換播放狀態。 相比之下,百度浮窗更像最初的微信浮窗,僅支持將瀏覽的網頁縮小為浮窗;而釘釘的浮窗功能也比較簡單,同樣只支持一種類目,只不過這一類目換成了小程序。類目上,微信再下一城。 3)浮窗展示及操作 盡管微信浮窗會根據浮窗數量的不同,展示出不同的形態,不過總體來說都是圓形。而百度浮窗當前形態就是最開始的微信浮窗形態,甚至連取消浮窗的操作也十分雷同;至于釘釘的浮窗,則以面積稍大的方形展示,并且會顯示小程序名稱。在這一點上,微信和釘釘各有千秋。 此外,微信浮窗會在數量滿 5 個后提醒“數量已滿,清理后可繼續新增”,但是百度和釘釘浮窗則不會提醒,而是直接用新浮窗覆蓋舊浮窗。操作上,微信明顯更注重用戶體驗。 綜上,當下的微信浮窗確實要比百度、釘釘更加優秀。 “浮窗”不是標配 當然,我們今天并不只是簡單的做 BAT 浮窗的測評,而是希望和大家探討下浮窗之于 BAT 的意義所在。因此,今天我們先拋個磚。 浮窗最開始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用戶多任務切換的痛點,當時的微信用戶一直有這樣的苦惱:當我們看公眾號文章時收到消息,如果想及時處理這條消息,就只能退出文章頁面,處理完后再重新進入,整個過程十分“反人類”。 后來小程序遇到留存難題,微信于是給它開了個“綠色通道”,即現在的“全局浮窗”,據阿拉丁指數 7 月榜單顯示,“全局浮窗”上線第二天,訪問量就增長了14.1%,此后的訪問量增長率以每天2%的速度穩步上升。 不得不說,浮窗在解決多任務切換和小程序留存上有奇效,這是我們可以達成共識的地方。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共識,重新審視浮窗對于百度和釘釘的作用,看看浮窗是不是大廠應用的標配。 先說百度浮窗,在其11. 12 版本中是這樣介紹的,“支持浮窗功能,輕松查閱多個網頁”,也就是說,它最初是想解決多網頁切換的。但問題是,用戶真的有這樣的需求嗎? 首先,手百不同于微信,后者是社交軟件,用戶想解決多任務切換的痛點是真實存在的;而用戶使用手百一般是搜索和瀏覽資訊的時候,在這些場景中,基本不存在用戶必須退出頁面才能操作的意外存在,即使一定要離開(注意是離開,而不是退出)當前頁面,也可以通過手百的“多窗口”功能實現。因此,在多任務切換上,浮窗對于百度來說是雞肋。 而小程序留存方面,相較微信、支付寶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在這方面并不占優勢,但百度目前正在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努力中;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如今百度信息流越來越多的內容開始由小程序承載。那么未來百度完全有可能新增支持小程序浮窗,利用浮窗能力解決留存這一老大難問題。 再來說釘釘的浮窗,基于以上兩點共識,我們認為浮窗能力是十分合適釘釘場景的。 第一,釘釘是一個辦公協同軟件,這意味著多任務切換的需求同樣存在于釘釘用戶身上,而且需求強烈,場景是十分貼合的。這也是為什么阿里不在用戶體量更大的支付寶平臺上測試浮窗功能,而是選擇了釘釘,這一點上阿里無疑比百度要看的更清。 第二,不同于小程序在支付寶上已經擁有豐富的留存入口,目前小程序在釘釘上沒有太多的留存入口可以觸達用戶,而小程序浮窗在未來完全可以承載起這樣的任務。 如此一來,我們也就可以達成第三個共識了,浮窗解決的是場景痛點,而這個痛點并非每個大廠應用都有,因此“大廠新標配”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