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算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設置預算的時候,我是根據公司限額設置,但熟悉信息流之后,我發現這是錯誤的。信息流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機器算法系統優化,一般預算越多,分配的流量也越多。所以,預算一般要給足。即使不能設不限,至少也要高出你的最高承受能力的20%-30%,比如你日承受能力最高是1000,那么預算至少設置1200以上。預算越足流量越多。預算設置好后,再去盯住消費,快到承受值附近就調時段。
2、基礎定向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我會設置一些二級定向。但熟悉之后,我發現這是錯誤的。剛開始跑當然是通投最好,這樣可以獲得足夠的曝光。等效果趨好,有一定的數據之后,再去縮定向。如果剛開始就把定向限制了,曝光就少了。曝光是漏斗的第一環,第一環都不給力,后面肯定不會很好了。
意圖詞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會粘貼一些大搜的轉化詞,有些轉化詞是長尾詞。但是做久之后,其實這是錯誤的。信息流意圖詞最好是大詞,核心詞,少一些長尾詞為好。大詞的指數更多,曝光更大,所以設置大詞,對賬戶的曝光有好處。另外,興趣定向和意圖詞,不要交叉為好,設置了興趣定向就不要設置意圖詞,或者設置了意圖詞就不要設置興趣定向。如果兩個都設置,就會出現交叉,曝光也會不足。
出價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用的是cpc,但其實cpc這種模式在信息流系統里已經很low了。信息流是系統算法,所以用轉化出價更好,常見的轉化出價包括四種,ocpm、ocpc、ocpa和cpa。四種轉化都可以設置,看哪種效果好就主用哪種。ocpc有兩個階段,一般建議先用ocpm,再用ocpc。
投放時段與計劃(單元)暫停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效果不好,就把計劃或者單元停掉了。久了之后發現這是不對的,正確的操作應該是設置時段。如果效果不好,就把時段停掉,而不是暫停計劃(單元)。如上文所述,信息流是機器算法,直接停計劃或者單元,系統會判斷這個計劃或者單元跑的不好,從而給這個計劃或單元分配的流量更少。所以,要多用時段去調整,而不是暫停啟用。投放時段要經常看下賬戶消耗情況,隔半個小時看一次消費情況。
在時段投放中有一點叫搶量,信息流廣告投放會有一個起量的時間,所以把時間提前,比如早上五點開搶,那么七八點流量多了,你的賬戶也就跑起來了。晚上則下午四點就開始搶,跑到晚上六七點,賬戶也正好到流量高峰。當然,時間不一定非得早上五點和下午四點,需要根據你的行業流量以及賬戶情況而定,一般提前半小時搶即可。
3、配圖和標題
剛開始對配圖和標題重視不夠,一個計劃下的單元都用一張圖片,或者不同計劃用一張圖片。久了就發現,這其實是不對的,每個計劃的創意配圖和標題最好都不一樣為好,這樣才能做測試。而系統也更偏好有所區別,同一樣的配圖和標題會影響系統的效果。
上新
剛開始操作信息流,喜歡上新。久了之后發現,其實上新是有方法的,賬戶效果不好才能上新,如果賬戶效果好,最好不要上新。因為上新會影響老計劃,如果老計劃效果不好,上新計劃那么這個計劃可能跑得好,如果老計劃效果好,上新計劃那么這個新計劃可能會影響老計劃。上新計劃,最好要和老計劃有所差別(落地頁可以一樣),價格差別、圖片差別、標題差別都可以,總之不要和老計劃完全一樣。另外,賬戶的計劃不宜太多,預算不是很多的情況下,3-5個足矣。
4、頁面
剛開始做信息流,對頁面不是太講究,但其實這是不對的。落地頁承載的是轉化,應當是整個推廣環節最應該重視的,落地頁一定要注重好細節,盡可能的偽官方,如何偽官方本號之前文章有講到,可瀏覽。在創意中,有時候還要輸入廣告主名稱,廣告主名稱也可以偽官方,拿學歷教育來說,很多機構都會設置“xx學歷報考中心”,xx為地域。這也是要注意的一個點。
頁面中的表單可以設置兩個,頁頭一個帶選項的測評表單,頁中一個只有姓名手機的小表單。
5、設價和調價
剛開始出價一般不太講究,可能出一個差不多的價格。但其實,出價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剛開始出價要比系統建議的出價略高些,便于最初起量。出好價格之后,就不要隨意調整了。這點和搜索不同,搜索可以頻繁調價,信息流則不能頻繁調價。等計劃效果穩定之后(一般四五天),一般可以小幅度降價,1-5元之內,降一次再緩個三四天再降。
6、對應
1個計劃可以下設多個單元,但建議一個單元對應一個創意,創意多了,流量就分散了。而計劃下面的單元也不建議太多,1-3個即可。對于信息流賬戶而言,計劃不用太多,重點是跑出兩三條比較好的計劃。一些成本高的計劃,跑幾天不見效果可以直接停掉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