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廖艷 薛莎莎 “雙11”當天,一夜花光10萬元?11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42歲的朱女士因瘋狂購物,被丈夫送醫診療。隨后,朱女士被診斷為“強迫性購物障礙”。 什么是“強迫性購物障礙”?該行為可控嗎? 11月14日,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醫師、朱女士的接診醫生吳月靜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強迫性購物是指由不可抗拒、無法控制的沖動引發過度消費,并在購物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通常由負面情感引起,最終導致社會、人際和經濟上的困難。 吳月靜介紹,朱女士一夜之間花10萬元網購這一行為,堪比“吸毒成癮、賭博成性”。 吳月靜稱,11月11日,朱女士在其丈夫的陪同下前往該院咨詢。吳月靜了解后得知,一個月前,朱女士感到工作壓力太大,辭職在家,情緒比較焦慮。朱女士平常也有愛購物的行為,但花費尚未如此“夸張”。目前,朱女士被診斷為強迫性購物障礙。 吳月靜稱,目前,強迫性購物障礙的行為未在精神疾病診斷條目之列。但是“強迫性購物的行為”這一概念在心理學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屬于一種心理障礙。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包括追求完美主義、緩解孤獨等方面是造成強迫性購物障礙的因素。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人群中,女性居多,實際上,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存在此類行為。 吳月靜建議,若朱女士是通過網購緩解自己的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況,她需盡快接受心理治療。其次,購物者需審視自己的購物行為,不斷訓練自我管理財務能力。若購物者心理上出現問題,則有必要采取心理干預。 據浙江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11月11日介紹,即便同為“購物狂”表現,也并不全是強迫性購物障礙患者。該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吳萬振介紹,雙向情感障礙患者在躁狂發作期間,也可能出現花錢無節制的情況,因此不能簡單地將“購物狂”和強迫性購物障礙患者劃上等號。 澎湃新聞注意到,此類“強迫性購物障礙行為”多有發生。據成都商報2019年11月13日報道, 四川瀘州男子王某10日晚坐在天臺上試圖輕生。警方詢問得知,他的妻子去年因癡迷網購欠下26萬元后仍不聽勸阻,今年再次因購物欠下36萬余元。有專家表示,王某妻子的行為有“沖動控制障礙”的問題,這種問題需要到精神科門診咨詢治療。 另據媒體2017年12月報道稱,廣東河源24歲女孩曉丹(化名)短短一年內,在45個網貸平臺借錢購物,并欠下26萬元的債務。曉丹表示,她控制不住自己買東西,有時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經心理醫生檢查,曉丹患有重度抑郁癥以及雙向情感精神障礙。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