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十年,再次轉身走向文字工作,他說“感謝公眾號讓文字工作者賺到了錢。” 不到 48 小時, 1000 萬+的閱讀,在看數 10 萬+。這個數據來源于公眾號“盧克文工作室”近日推送的文章,盧克文稱之為建號以來最高數據。 2018 年 12 月至今,盧克文和他的個人公眾號“盧克文工作室”用不到一年時間吸引了一百多萬人的關注。 從朋友圈“轉戰”公眾號 盧克文是湖南邵陽人,今年 37 歲的他在采訪中將自己稱為“中年肥男”。 在他的自我介紹里,中專畢業的他當過模具學徒,混過論壇、寫過小說……享受著寫作帶來的愉悅的同時,生活的重擔也隨之降臨。 2006 年到 2010 年期間,給各個雜志撰稿的盧克文,收到的稿費堪比白菜價,寫了一年多的十萬字長篇小說,兩年后收到的稿費僅僅八千塊。面對即將到來的而立之年,他最終選擇了從商之路。 2018 年 10 月,“卡舒吉事件”發生,盧克文發現很多報道都沒有把事情講清楚。于是,他開始大量搜集資料并進行推理分析,在朋友圈點評國際政治,嘗試分析一件件國際大事的來龍去脈。 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盧克文很享受這種工作之余還能寫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的狀態。 直到某天,他發現身邊的一些事業有成的朋友喜歡去翻讀他的朋友圈,多年的商業直覺告訴他點評國際大事或許能吸引許多有求知欲的讀者關注。于是,他發了條朋友圈問有多少人每天在看他寫的國際評論,結果收到了近千個贊! “盧克文工作室”這個號就是這么來的。 “即便有一天寫死在書房里也很開心” 2018 年 12 月 15 日,盧克文在公眾號發表了第一篇文章《人民幣與美元的戰爭》,起步便獲一萬閱讀給足了他繼續下去的信心。 • 2019 年 2 月 25 日《中國國運三十年》發布,正式更文 70 天后盧克文獲得了第一篇10W+,當時粉絲數只有 7643 人; • 2019 年 3 月 24 日,《文在寅的復仇(韓國政壇大戲)》一文一夜吸粉20W,成為其公眾號寫作路上的分水嶺; • 2019 年 8 月 14 日,《走向存量殘殺的危險世界》推出不到 40 分鐘獲得10W+閱讀,目前在看數高達4.7W。 “盧克文工作室”靠內容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篇均10W+,如今這個號的平均閱讀穩定在 40 萬左右。 自從決定寫公眾號開始,盧克文每篇文章都會花十幾個小時到十幾天不等的時間去完成。他將寫作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查閱大量資料,平均四本書變成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如果要寫五到七天,寫作只要三天,前面的四天都是用來找資料,但采集資料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盧克文說道。 他給我們舉了個例子,在寫《中國工業三十年》這篇文章時,他需要找朱镕基的講話作為依據。為了一句話,他把《朱镕基講話實錄》一套四本書全都買下來并進行查閱。 在寫《中國工業三十年》的時候,盧克文花了將近 10 天時間。 “寫得我快死了,真的!边@是他歷時最長也是寫得最辛苦的一篇文章,里面講的小人物的故事跟他早年從湖南到廣東,從最底層開始奮斗的經歷相像,折射出中國工業化對每個人的影響。 平日里的他,除了查閱相關書籍,還會每天關注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鳳凰衛視、明鏡周刊等各大媒體的最新信息,以確保自己對信息的敏捷度。 第二步是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去講時事,有趣又不失邏輯是他寫文章的基本準則。 目前公眾號都是盧克文一個人在更,高強度的寫作讓他萌生過征稿的想法。為這件事盧克文找了不少專家教授,但他發現盡管專家們學識淵博,卻很難把一件事通俗有趣地講出來,容易陷入堆積資料的怪圈。 在盧克文看來,既要理清邏輯又要有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長期的寫作鍛煉,包括大量地閱讀、去看電影和研究劇本。他坦言,金庸、昆汀塔倫蒂諾以及馬爾克斯對他的寫作有著深刻影響。 對于寫作這件事,盧克文十分沉迷,“即便有一天寫死在這個書房里,我也挺開心的! 每寫一篇文章,都在擴展知識面 9 月份,盧克文去了趟伊朗,因為他想實地考察當地的情況。 從伊朗回來后,他第一時間翻回以前發過的兩篇關于伊朗的文章。他驚訝地發現,這兩篇純理論的文章,說的事情都是正確的,這給了他一個很大的啟示——“原來,坐在書房里是可以做學問的! 但是在繼承前人高度濃縮的知識財產后,再到現場進行深度調查,卻能發現書本也觸及不到的東西,能極大的豐富知識量,這時他發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亙古不變的研究方法,在原有知識上內容得到了升華和更新。 就像這次的伊朗之行,他只身一人前往伊朗,在當地導游的幫助下,對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群進行采訪,融入到他們的生活里,去聊婚嫁喪喜,去聊房價和讀書。 盧克文有個習慣,喜歡在朋友圈公布自己的寫作計劃。公布的選題里,有用戶在后臺提議的,也有他自己想寫的,大多時候這些選題都能一一落實。 在做好選題計劃后,盧克文下半年的出國行程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今年 11 月底去印度調查工業化,明年 1 月到越南觀其國家的發展, 2 月份去英國研究英國脫歐的解決方法,隨后到美國去看 2020 年的大選…… “每寫一個國家,我的知識面就被擴展,就好像腦子里一個地圖被點亮。就像上帝視角一樣,看到每個國家在腦海里慢慢被點亮的感覺是很爽的,是很高級的精神享受! 從最初的幾千讀者到如今過百萬,盧克文將這件事看得很淡。 早前,盧克文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寫作一年來共收到 40 萬打賞的消息,當我們提問他對此有何感悟時,他把這歸功于互聯網時代帶給文字工作者的福利! 在他的觀念里,文字工作者是很窮的。他給我們講路遙獲得矛盾文學獎后窮到沒路費去領獎的故事,表示很感激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讓一大部分寫作的人能夠活下去。 “對于寫作的人來說,只要寫出高質量的東西就能活下來,我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盧克文工作室”從擁擠的公眾號賽道跑出,不少人想要來投資他,但都被他婉拒了。 因為他堅信,無論是現階段還是未來,只要保持高質量文章的輸出,把內容做好,其他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面對公眾號被唱衰,盧克文認為,喜歡讀書的人,仍然會看文字,時間會把需要高質量文章的讀者留下。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