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夢依 “去年加上今年我做臉差不多花了16萬,要說效果還是有那么一點點,但是花了那么多的錢,我心里蠻后悔,蠻有罪疚感。”29歲的醫美愛好者張萍感慨道。 張萍介紹稱,這16萬分別花在了如下項目上:菲蜜麗私密抗衰2萬,菲洛嘉水光針2萬,海菲秀8000,在廈門和武漢的醫美機構各充值了3萬,fotona射頻兩萬二,以及點痣。 16萬還不包括手術類項目。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完美,她一年來飛遍武漢、廈門、廣州、北京等地的知名醫院咨詢植發、眼眶減壓等手術,僅機票就花費了3萬元。 而張萍并非“富二代”,工資也遠遠算不上高收入,她用于醫美的錢絕大部分來自于信用卡及度小滿貸款平臺。 巨額開銷的背后,固然存在年齡焦慮、沖動消費等因素,但機構的誘導性宣傳、醫美分期的低門檻、價格不透明等也難逃干系。 “只要你有一種怕老和想美的心態,就很容易被機構‘收割’。”張萍總結道。 營銷套路防不勝防 為了求證張萍的說法,AI財經社記者在美團上挑選了北京一家高分醫美機構,一探究竟。 在美團App上,該機構評分為5分,從主頁可以看到,該機構提供包括自體脂肪填充、美體塑形、皮膚美容等多項醫美服務,價格從50元到16萬不等,部分產品為新客提供4.9—5.5折的優惠。 從地圖位置看,該機構位于東四環附近,臨近青年路、朝陽大悅城、國貿CBD等多個核心商圈,這附近聚集大量的白領上班族。 通過撥打平臺的聯系電話,記者成功添加了一名備注為“xx整形顧問”的客服人員,并與客服預約了上門面診的時間。 一進入門店,記者就被近乎狂熱的宣傳標語所感染。該門店的階梯上貼滿了“臉型不好看,百變發型也枉然!”、“老婆餅里可以沒有老婆,胸罩里怎么可以沒有胸”一類的宣傳標語,門店內的待客大廳裝修成歐式奢華風格,在皮沙發上等待十幾分鐘后,一位名為青青的美學顧問將作者引進咨詢室。 進門后,青青立馬夸贊道“您穿衣服好小清新呀”,并詢問想了解哪個項目。 記者提及了時下最流行的熱瑪吉抗衰項目,青青表示,熱瑪吉的主要功能是抗衰和緊致,特別適合20多歲的年輕女性,即使面部下垂不明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延緩衰老的作用,等到30歲后,就會與同齡人有巨大差距。 “那么,面部熱瑪吉一般什么價格?”,青青表示,“一般客戶不會單獨做面部,都是面部和頸部一起做,才能看到效果,而且年前在做特惠活動,單做面部就要12800,現在面頸一起做只要15800,錯過這個時間就沒有優惠了。如果有這個意向的話,我可以問問,能不能為你申請到這個價格。” 當記者還在猶豫之際,青青立馬補充道“您看您嘴角已經出現了一條下垂的紋路,這是初老的跡象之一。如果做了熱瑪吉,會有很大改善。”,“做了熱瑪吉紋路就能消失嗎?”,“熱瑪吉只能改善下垂,您這里已經出現了色沉,想要徹底消失的話,需要配合皮秒祛除黑色素。” 隨著談話的進行,青青又以“南方人不適應北方氣候”為由,推薦了一個療程的水光針項目,并指出記者鼻基底存在凹陷問題。她說可以通過脂肪填充進行改善。隨后,聊天的話題很快從熱瑪吉轉到光電,又轉到注射,治療費用也由一開始的12800元達到3萬余元。 對于價格太貴的疑慮,青青表示,如果一次性無法支付,可以通過花唄、借唄付款,她們醫院也和即分期合作,可以提供分期貸款服務。 據了解,青青這一類醫美顧問實際上屬于銷售身份,大多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更沒有從醫執照,但卻能夠獲取消費者信任,說服對方進行消費。 整形醫生肖一丁曾表示,醫美顧問都是資深的心理學和營銷學專家。她們能夠從客戶的衣著穿搭、言談舉止迅速判斷出客戶的性格、文化層次、工作性質和收入水平,也可以通過你的肢體語言判斷出你是否緊張、焦慮,是否信任她。 她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話語,準確擊中求美者心里最脆弱的地方,獲取客戶的信任。“實際上每一句話背后都有很成熟的一套話術體系,她們都經過系統的培訓,都是在和你共情,獲得你的信任。” 不過,很多醫美機構向消費者推銷時,不會推銷動輒幾千或數萬的項目,而會先介紹脫毛等價格便宜、技術簡單的項目,這其中同樣隱藏著套路。 據一家醫美機構的資深會員陳欣介紹,機構常年會做一些價格特別低的活動,比如399元6次脫毛,這種項目主要用來拓客。 “因為這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項目,你第一次去,她會給你推薦一個一千多的項目,等你做完一千多的項目,再推薦你一個四五千的項目,價位一點一點往上升,如果發現你不想高消費或者沒有價值,以后你再去服務就不好了,告訴你沒有空位或者你不用再脫了。” 陳欣表示,“醫美不靠脫毛、小氣泡、水光針這種便宜的項目掙錢,這些都是為了引流,真正賺錢的是隆鼻、隆胸、吸脂、私密這些大項目,先給你培養出整形的習慣,然后就開宰。” 渠道醫院水多深? 除了上述營銷套路外,AI財經社記者調查后發現,此前遭到監管打擊的渠道醫院仍然廣泛存在于這一市場。 “機構不能與渠道合作,否則有可能是會被列入治理的范圍”。某醫美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過去兩三年以來,醫美史上最嚴的整治來了,曾被許多醫美醫院用來引流的渠道商,一度暫停開展業務。 醫美醫院的獲客方式分為直客和渠道兩種,直客是通過各大平臺的廣告主動前往店內咨詢的顧客,渠道客戶則是指通過美容院、美甲店或者個人渠道進店消費的客戶,渠道商在為醫院引流后,能夠獲得高額的分成和傭金。絕大多數醫美醫院支持上述兩種方式引流。 為了進一步了解渠道商,AI財經社記者聯系到在武漢某整形醫院工作的胡婷,她自稱是醫美醫院的股東,帶領一個渠道商團隊,月入5萬左右。 當問到如何能夠成為醫美醫院的個人渠道商時,她介紹稱,成為初級合伙人只需要繳納980元的入伙費,只要成交一單后可以得到消費額的40%,還能夠獲得價值19800元的項目福利卡,包括眼綜合、鼻綜合、玻尿酸、水光針等項目。 ![]() 初級合作人通常以個人為單位,而高級合伙人則通常是美容院、美容工作室等機構,獲得的返點則在50%到55%之間。“您可以先挖掘下身邊的朋友,從自身的資源做起,你這邊推薦朋友就行,客戶和成交價我來談,成交了提成算你的。”胡婷表示,成交價越高,個人渠道商得到的返點也就越多,只要高于醫院的最低報價水平,報價可以按情況浮動。 多方信息顯示,胡婷所在的機構很可能是渠道醫院。在百度招聘上,該機構也在招聘大量的醫美渠道銷售職位,要求“從事醫美渠道建設,開發美容院、醫美工作室等合作對象,輸送客戶,推廣相關項目”,“有銀行或高消行業大客戶經理工作經驗優先”,薪資在12000到25000之間。而在美團上,這家機構除一條用戶點評外,再搜索不到其余信息。 對此,一位頭部醫美機構從業者小林表示,消費者在美容機構消費1萬元,就有一半甚至一多半錢進入渠道商的腰包,刨除醫院和渠道商經理的利潤,花費在消費者身上的成本可能不超過2000元,這種盈利模式在醫美機構再常見不過。 小林還指出,胡婷的這種招商模式已經從一般意義上的高額返傭渠道變為了“變相傳銷”,即以招募個人渠道商的名義,招募就醫者,然后讓這部分人發展下線,她們的客戶為她們的醫美費用買單。此外,上線還會從下線的繳費中分成,層層遞減。 錢包吃虧還不是最大的坑,相當一部分渠道醫院都存在安全和醫療隱患。這意味著,消費者需要承擔手術失敗、術后維權等問題。 據企查查顯示,2019年10月15日,胡婷所在的機構因未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的要求開展生物監測的行為違反了《消毒管理辦法》,被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給予行政處罰。2019年9月6日,該機構某護士因違反《護士條例》也曾遭到行政處罰。 ![]() 知乎上,亦有不少消費者對該院的手術水平表達質疑。一名匿名用戶稱“鼻子做毀了……找他們還打人,百度一下就知道我的事!”,另有用戶評論稱“我做的隆鼻手術失敗,正在維權,醫院態度強硬。”、“我姐被她朋友帶去這家門診做了雙眼皮一萬塊,那個朋友拿幾千。” 爭食醫美貸 盡管亂象叢生,醫美市場仍是一塊女性消費的“富礦”。《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648億元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1,7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8.7%,遠超全球的8.2%。預計2020-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會降為15.2%,但仍高于全球的預計增速7%。 從用戶層面來看,醫美市場的消費者以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為主。其中20—25歲年齡段的用戶占37%,26—30歲的用戶占26%,由于年輕用戶消費者經濟能力有限,因此醫美場景也漸漸產生了醫美金融、醫美分期等業務。 目前已有多家互聯網公司盯上醫美分期領域。2020年6月,某外賣平臺上線了“有分期,美麗更輕松”的活動,“雙11”期間,該平臺又推出“醫美爆款全場免息熱銷中,最低5折+最高12期免息”的醫美分期廣告,引起市場關注。 2020年12月,互聯網醫美第一股新氧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嵌入在App小工具一欄中。新氧客服人員表示,需要聯系具體醫美機構工作人員,掃描機構的專屬二維碼才可辦理,申請人不能為在校大學生。平臺提供的額度在2000—50000元之間,期數最高可以分為24期。月息在0.8%—1%之間。 此外,消息人士稱,捷信消金、馬上消金、海爾消金也正在搭建團隊,開拓醫美分期的大蛋糕。隨著互聯網巨頭、消費金融機構等玩家的入局,度小滿等頭部機構也相繼通過開放渠道等方式積極“參戰”。 據了解,在醫美分期市場,直客醫院和渠道醫院分期的比例在3:7左右,渠道醫院分期量是直營醫院的兩倍有余,此外,渠道客戶的月息也高于直客的月息。但渠道醫院存在諸多騙局和違法勾當,加上醫美行業本身投訴率高,存在輿論和口碑風險,因此,這對醫美分期玩家的內控能力提出了相當要求。 此外,盡管教育部早在2017年就嚴令禁止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但AI財經社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仍然能夠輕易申請到分期貸款。記者以大學生身份咨詢時,廣州某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支持分期貸款,一萬塊100左右利息,可以分成6、12、18、24期,零首付,第二個月開始付,比如項目10000元,可以分成12期,月付833+100。”當進一步追問是哪家貸款平臺時,該機構顧問卻緘口不提。 在紅火的醫美貸市場身后,醫美市場的亂相也持續引發關注。《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平均每年黑醫美致傷致殘人數約為10萬人,多數消費者維權困難。此外,我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即使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約15%仍存在超范圍經營的現象。 醫美分期機構如何選擇合規的醫美診所合作,如何在盈利和口碑中保持平衡,或許是這個行業現在面臨并將持續存在的問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萍、青青、陳欣、胡婷、小林均為化名)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