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提案呼吁,警惕線上內容變現狂歡背后的諸多法律風險,建議健全我國知識產權體系,例如對一些在線教育培訓、直播打賞、知識付費等內容變現形式也應嘗試“七天無理由退貨”機制,助力內容變現行業健康發展。 夏先鵬介紹說,“內容變現”,通常指將圖文、音頻、視頻、直播等內容商品打造成專欄、會員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互聯網新媒體平臺進行銷售的一種新經濟形式。它不但包括喜馬拉雅、知乎等平臺推出的“知識付費”,也包括具有系統性和更長學習周期的在線教育課程。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推動了“內容變現”行業的迅猛發展。“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直播帶貨、直播綜藝、各種網校在線教育平臺的流量推廣,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夏先鵬表示,健全我國知識產權體系,為內容文化產業運營提供法治保障,才能推動內容變現行業健康發展。為此,他提出三條建議: 1、健全完善內容變現行業的法律法規,解決行業法治化發展的法理障礙。內容變現行業出售的內容商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務多為無法退回的一次性產品,按照《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規定,無法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現行法律法規應根據互聯網發展態勢,結合內容產業的實際情況實施有差別的消費者保護策略,對于一些具備規范化服務的領域如在線教育培訓,以及快速發展的直播打賞、內容付費等,也應嘗試研究落實“七天無理由退貨”機制,讓內容變現行業發展有法可依。 2、加強對內容變現線上交易的法律監管,營造和諧健康的產業環境。以行業準則、技術規章為基礎,制定針對不同領域的內容變現設置準入起點,確保行業服務的專業性。建立線上交易監管平臺,實現對知識付費交易的全過程監管,以法律保障內容變現平臺的職能發揮。在法律層面明確內容變現平臺的具體職責,補充完善與內容變現平臺內容審查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平臺自覺履行信息過濾職責,增強內容合規性。 3、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加強對內容原創的保護。從法律角度明確界定內容變現行業知識產權侵權的具體行為方式,并給予針對性的懲處措施。將抄襲、洗稿等非原創行為界定為完全侵權行為,對于融梗、拆改等高度模仿的行為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適當處罰,將思想、主題借鑒等行為界定為完全創新行為等。完善知識付費產業發展實際創新知識產權認證方式,允許知識付費平臺充當臨時性專利認證機構,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時效性。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