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編輯 吳悅 圍繞蘋果手機的消息最近成為熱點,作為蘋果產業鏈代工巨頭的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下稱“立訊精密”)的最新業績預告,也引起市場關注。 立訊精密近期披露了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預測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1億至65.66億元,同比增長30%至40%,扣非凈利潤為54.74億至59.8億元,同比增37%至49.8%。 這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明星企業,2010年頭頂“蘋果概念股”光環上市,2020年年末股價已漲到63.5元/股,此后卻在波動中下滑,最新股價徘徊在30元/股上下。 為了消除市場顧慮,立訊精密持續加碼研發,并拓展消費電子以外的增長路線,近期還畫下了不凡藍圖:成為汽車電子一階供應商。但市場最終是否認可,還有待觀察。 財報提示大客戶依賴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立訊精密是蘋果供應鏈企業,為蘋果代工耳機、手表和手機多產品線及零部件等多環節,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高速互連、聲學、射頻天線、無線充電、震動馬達、通信基站相關產品的解決方案。
(數據來源:Wind,下同) 2022年上半年,立訊精密營收819.6億元,同比增長70.23%,凈利潤37.84億元,同比增長22.5%。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分析,公司核心大客戶蘋果的終端需求和庫存水位健康,下半年秋季新品如期發布、備貨量好于預期,立訊精密在iPhone(參與兩款新機) 、Watch(在高端產品份額) 、Airpods(在新機份額提升)等主要新品份額均超預期,推動業績明顯提速。 自2020年以來,立訊精密消費電子的業務營收比重維持在84%以上,今年上半年占比提升至85.34%。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相關的消費電子業務未來仍是公司高速成長的發展側重點。今年年初,立訊精密發布公告擬募集70億元投入消費電子相關業務,擴充產能布局。 另一方面,立訊精密在財報中也對風險有所提示,盡管大客戶在業內屬于頂尖,具有強大、領先的市場競爭力,且與公司保持了多年的穩定合作關系,但如果重要客戶發生嚴重的經營問題,公司也將面臨一定的經營風險。 近幾年來,立訊精密業績相對穩定,但在2021年,公司首次增收不增利,彼時其第一大客戶占比達到74%。 2019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625.16億元、925億元和1539.4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14億元、72.25億元和70.7億元。
追根溯源,消費電子板塊毛利率一直呈下滑趨勢。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毛利率從21.2%下降到11.5%。 2022年上半年,立訊精密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3.7個百分點至12.5%,財報解釋稱,海內外疫情的不斷反復,導致了公司經營成本的上升,拖累了整體盈利能力。
瑞銀證券分析稱,立訊精密蘋果業務的毛利率可能是主要痛點,公司蘋果業務正從零部件供應轉向垂直一體化組裝,總裝供應商通常是零部件成本的轉嫁對象,這可能令毛利率收窄。盡管預計蘋果業務的生產良率有望提升,但其蘋果業務的毛利率應會低于市場一致預期。2022/23年每股收益預測下調22%/27%,比市場一致預期低6%/18%。 受專利侵權困擾尋出路 為了消除市場顧慮,立訊精密持續加碼研發。2019年至2021年,其研發支出分別達到43.76億元、57.45億元、66.4億元,2022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8.4%至36.4億元。 隨著立訊精密與蘋果深度綁定,美國專利侵權調查也隨之而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規定,其可以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發起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調查對象為進口產品侵犯在美合法登記的知識產權,以及進口貿易中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ITC判定立訊精密一款HSIO產品對一項代號為117的專利造成侵權,并未構成對代號為255和767的兩項專利的侵權。 9月13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ITC認定為專利侵權的產品僅為少數上一代直接出口美國的產品,該產品此前已不再出口美國,當前產品均已由現行版本取代,另兩件產品ITC認定不構成侵權。 在加速專利發明的同時,立訊精密還在尋求第二增長點。今年2月11日,立訊精密公告稱,與奇瑞控股、奇瑞汽車和奇瑞新能源三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計劃與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開展零部件配套和整車代工業務,目的是協同奇瑞做整車ODM(原始設計制造商)。 同日,立訊精密還宣布,控股股東立訊有限投資100.54億元,收購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 3月25日,公司斥資11億港元收購匯聚科技(01729.HK)74.7%的股份,進一步布局通訊互聯業務。 今年上半年,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收同比增長58%至44億元,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同比增長159%至36.44億元,但汽車業務短期承壓,營收同比增長19%至21億元。 業績改善為何機構仍減持 在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之后,立訊精密二級市場表現仍不樂觀。 從立訊精密的十大股東來看,今年二季度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北向資金)減持4251.3萬股;傅鵬博、朱璘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型基金減持150.06萬股。 5月10日,立訊精密實際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出于對公司前景看好,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03萬股,增持金額為2億元。 增持短期內頗有成效,4月末至8月末,公司股價從25元/股漲至40元/股,但此后市場又回吐了大部分漲幅。截至9月30日收盤,該股報29.4元/股,市值2084億元,滾動市盈率27.5倍。 從盈利預期來看,部分研究機構展望有些悲觀。瑞銀證券近期下調公司評級至“賣出”,主要理由是,客戶蘋果的集中度可能從優勢轉為風險。2022年公司蘋果收入集中度預期可能達到81%( 若合并iPhone組裝業務將再提高5個百分點) ,預計2024年公司收入/盈利增長將出現實質性下滑。 瑞銀還認為,立訊精密蘋果市占率見頂。蘋果業務集中度較高令新業務增長重新加速的難度加大。預計蘋果組裝和金屬中框業務將導致毛利率波動、放大盈利風險,公司資產負債表和自由現金流可能因蘋果業務而惡化。 財報顯示,隨著對外并購的增長,公司資本支出也明顯增加。2018年至2021年,立訊精密的固定資產凈額從94億元增加到341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365億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負債率較上年同期增長5.4個百分點至61.8%,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1.2與0.75,低于2與1的正常值。 盡管立訊精密短期內面臨壓力,也有研究機構認為公司未來仍有一定的成長空間。東北證券最新研報指出,短期來看消費電子領域隨著傳統備貨旺季的來臨,公司新產品表現趨于成熟,老產品持續保持領先市場地位,市場份額將有望提升。汽車領域已形成汽車線束、連接器等產品線,隨著下游需求的增加,業績將穩步增長。預計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053/2642/3196億元,同比增速33.4%/28.7%/21%。(思維財經出品)■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